疫情给高校正常教学带来了冲击,同时也促进了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,禅境科技利用多年积累的经验,基于由结果导向的学习转变为过程导向的学习,由离散性知识转变为网络化的集成性知识,由个体学习转变为群体学习,由重复式学习转变为有产出学习的教育理念,研发了协同教育平台。


1645513410832.png


禅境协同教育平台运用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音视频等先进技术,实现移动化、智能化、简易化应用,帮助高校实现多场景、多应用、跨边界的教育高质量发展。


1、课堂教学系统


在线课堂以教学的核心过程——课堂为中心面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功能和服务,支持万人在线直播、延时直播、录播、点播等多种课堂方式。帮助教师有效减轻工作量、提升课堂效率,促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共享,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专注度和兴趣。做到学习过程可记录、学习效果可分析、教学能力可评价。


1645513469225.jpg


2、AI智能分析系统


通过AI教学分析评测技术,可以对课堂内教师教学行为、考勤、课堂类型、学生课堂关注度分析,生成课堂教学报告。借助分析数据和课堂实况录像,教师可以开展常态化教学反思,为教学方法的改进,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决策支持。


1645513590808.png


学校教研人员可以依据每堂课录制的实况录像及教情学情数据,针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AI分析评测;通过同课异构数据对比,分析教师之间的差距,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教学方法的改进。


1645513616712.png



3、远程督导评课系统


学校教学督导人员可在任何空间,使用多种终端设备开展课堂远程教学督导,支持量表评价、文字点评,支持截图点评等多种应用。


1645513646562.png


1645513672119.png


在高校基于科研活动、教学活动、培训、实习等多应用场景中,应用“协同教育”学习系统,构建“协同学习”的教学新模式,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,让学生在协同学习过程中充分发展思维能力,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,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课堂的教学效果。


4、协同学习


在高校基于科研活动、教学活动、培训、实习等多应用场景中,应用“协同教育”学习系统,构建“协同学习”的教学新模式,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,让学生在协同学习过程中充分发展思维能力,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,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课堂的教学效果。


1645513705221.png


5、示教中心


通过信息技术与多种教学场景的深度融合,应用先进技术手段和教学理念,通过高效、实用、便捷的应用平台和设备,完成多场景应用需求,提高教师教学指导水平,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。


1645513747442.png


案例一:

北京师范大学应用“远程讲授+案例督导”开展教师培训


北京师范大学于2021年3月主办的“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”,运用禅境云课堂及禅境协同平台,采用远程讲授+案例督导教学模式,通过平台提供的实时互动教学、资源分类管理及归档、课中课后测评、精品问答互动、小组协同学习、学习成果审核输出、无感知考勤管理等众多功能,有效突破线下真实授课场景,实现跨地域、跨空间、跨时间的多维协同教与学。


1645513772735.png


案例二:

陕西师范大学应用课堂行为分析开展师范生模拟教学


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具有课堂行为分析、远程互动的常态化录播教室开展师范生的模拟教学,一堂课程结束后,模拟课堂的教学行为数据即可自动化记录和分析,教师和学生可清晰看出本节课的不足,进而改进教学。


1645513817994.png


案例三:

云南师范大学开展远程互动教学与教研活动


云南师范大学建设了互动智慧教室,主要用于开展远程互动教学与教研活动。高校师范生远程观摩执教老师授课,并以此作为本科生课程的案例样本。课程结束后,高校教师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小组讨论,与此同时,执教老师在远程观摩,汲取高校老师对课程的建议和评价,进而改进课程,提升课程质量和自身教学水平。


1645513877530.png